为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提升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素养,文化旅游学院学生党支部学生党支部组织开展了“增强法治意识 筑牢青春防线”法治教育系列活动。
以法育人,开展“法润青年心,学法助成长”主题班会。4月9日下午,文化旅游学院学生党支部开展了法治主题班会。辅导员班主任通过引入大学生常涉及的刷单、校园贷、介绍兼职等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带领学生学习了相关的法律知识和校规校纪,特别强调了帮信罪、兼职诈骗的传播途径方式、特点和危害,引导学生树立“学法源于一点一滴,守法始于一言一行”的理念,教育学生规范日常言行,不越红线、不触底线。22级学前教育六班孙清怡说:“一直以为‘帮发短信、拉人进群、帮打电话’不是犯罪行为,殊不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我们要提高警惕,保护好个人信息安全,不能随意将自己的银行卡、电话卡等出租、出售给他人使用,更不要为了蝇头小利而参与非法活动,远离帮信罪,不当工具人。”
实践育人,组织参观牟平法治文化公园。4月10日上午,文化旅游学院学生党支部组织学生来到牟平法治文化公园参观学习,开展行走的大思政课,让学生在校内外接受法治文化的滋养,营造浓厚的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氛围。公园内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宪法、刑法、民法等宣传内容。漫步公园,学生抬头见景、低头阅法,一步一景、一景一法,法治文化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深入人心、根植人心。22级应用英语三班的陈东岳表示:“法治公园将晦涩难懂的法律知识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和生动的图片展示了宪法、民法典以及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有效提升了我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我会更加珍惜维护法治社会的美好成果,将法治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行动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以案释法,拍摄“青春无诈”系列防诈反诈宣传视频。4月12日上午,文化旅游学院学生党支部组织学生自编自导自演了“青春无诈”系列防诈反诈宣传视频上线。第一部《AI骗局》讲述了诈骗分子利用大学生爱贪小便宜、爱薅羊毛的心理获取个人信息,用两个身边的案例展现了骗子如何使用AI换脸、声音合成冒充本人实施诈骗的过程。视频内容均来自真实案例,根据大学生的特点,用大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来传达防诈骗的知识。22级旅游管理一班的刘旭说:“本视频全部由文化旅游学院学生党支部学生独立拍摄制作完成。为了更好的展现剧情,大家需要不停地揣摩骗子和受害者的心理,也让我们有机会站在骗子的视角了解各种诈骗类型。希望借由此视频,大家多多关注反诈知识,不仅要了解最新的诈骗手段,还要时刻保持警惕,预防新型诈骗。”
文化旅游学院学生党支部高度重视开展法治文化教育,积极探索推进普法长效机制建设。下一步,文化旅游学院学生党支部将继续开展主题多样、内容丰富的普法宣传活动,让法治教育润物细无声,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通讯员:闫伟嘉 撰稿:郭新星 审核:葛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