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风采 > 正文

基层风采

    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党支部开展“青年志愿者助聋阳光行动”

    发布时间:2023-12-11 点击: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宣传“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帮助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党支部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组织学生开展了“青年志愿者助聋阳光行动”。依托本次行动先后开展了实地调研、讲座宣传、会议研讨等系列活动,并与烟台市爱聋手语研究中心在第二课堂、志愿活动、实习就业、特色课程研发等方面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以实际行动关心、帮助听障人士,弘扬了志愿精神,彰显了社会责任。

    开展调研,实践育人敢担当

    11月初,受到山东省爱聋手语研究中心的邀请,经管学院学生党支部依托学生会组织义工部、学生社团组织微微公益,组织学生志愿者开展企业调研。学生团队在党员老师带领下走访了山东省爱聋手语研究中心,并依次参观了聋小美护肤私人订制、聋小志餐车等聋人创业项目,在走访过程中切实了解到聋人就业创业的不易,为他们身残志坚、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所感动。同时,通过对项目的深入了解,我院志愿服务团队更精准地把握了聋人的真正需求,为制定更契合的社会志愿服务活动方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山东省爱聋手语研究中心于2009年成立,成为全国第一家省级手语研究机构,它以博爱、理解、尊重、融合为指导理念,致力于中国手语的研究与推广,为聋人提供手语翻译服务,研究并宣传聋人文化以促进聋人与整个社会的融合,为聋听互助凝结社会力量。

    讲座宣传,以文化人塑美德

    为了进一步扩大志愿团队的力量,11月中旬,邀请山东省爱聋手语研究中心的专家来我院开展了以“学习手语和聋人文化,共促聋人和听人融合”为主题的讲座。

    讲座开始,刘盼老师讲述了个人幼年时期因为用药原因成为聋人的心酸经历,生动感人的描述引发现场学生的情感共鸣;之后,刘老师通过组织丰富有趣的互动体验活动帮助大学生体验聋人的“无声世界”,学生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对手语及聋人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作为一名聋哑人,研究中心的知名讲师刘盼老师从社会学角度重新解读了聋人群体,强调从多元化角度认识聋人群体、聋人语言和聋人文化,调动了大学生听众投身手语研究和聋人事业的积极性,推动了聋听共融社会的发展。

    会议研讨,双创教育促融合

    为了提高助聋志愿活动的服务质量,切实促进“社会志愿”活动与学校“双创教育”深度融合,在前期调研聋人经营创业需求的基础上,志愿者团队以山东省科技创新比赛为依托,设计了一款适用于聋人创业售餐使用的辅助装备,并通过组织会议研讨,与山东省爱聋手语研究中心的专家一起讨论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研讨过程中,山东省爱聋手语研究中心翟玉平主任提出,聋人群体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与常人的“交流”问题,这款售餐设备如果能够实现其预设功能,将有助于大大提高聋人经营者的售餐效率,为聋人创业带来无限可能。

    之后,支部书记谢慧介绍了我院的专业特长,并对特色专业如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翟玉平主任表示,目前在中国只有少数大学开放了针对聋人的专业,且专业局限性大,较少有专业会涉及到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创新创业相关的知识,希望未来双方可以发挥优势,开展针对聋人的创业经营类专业培训。也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同学加入聋健交流圈,一起学习手语、推广手语。最后,双方就未来合作方向进行了广泛探讨,并在第二课堂、志愿活动、实习就业、特色课程研发等多方面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通过本次“青年志愿者助聋阳光行动”,更多的大学生了解到聋人群体的生活不易和手语文化的魅力,为聋人朋友们营造一个无障碍、包容、友好的社会环境,同时也进一步弘扬了中华民族扶弱助残的传统美德,丰富了学生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志愿服务意识。(通讯员:刘天晓 撰稿:蔡芬 审稿:谢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