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落实好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文件精神,智能制造学院学生党支部在充分发挥传统劳动、传统工艺项目育人功能的同时,紧跟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工具、劳动技术、劳动形态的新变化,创新劳动教育内容、途径、方式。以“劳动实践”为核心,逐步培养提升学生劳动意识、劳动情感、劳动知识与技能等。
党建引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过程
党支部成员中有很多专业教师,他们长期奋战在教育教学一线,对大学生劳动教育工作起到关键作用。为此,党支部成立学生劳动教育工作小组,支部书记担任组长,各位党员根据特长优势运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平台打破空间时间限制,融合线上线下教学方式,课内课外相结合深入开展劳动教育,积极申报校级劳动教育典型案例,劳动教育相关研究成功立项2023年烟台市职业教育课题。
党建引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评价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为此,智能制造学院学生党支部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评价,在劳动安全、劳动态度等方面实施过程性评价打分,以“一任务一验收”的模式进行成果交付评估,让学生面向真实的生活世界和职业世界,用劳动实践塑造自己、建设世界。
党建引领,发挥专业课程劳动教育优势
社会服务工作是劳动教育实践环节的重要部分,党支部成立了“智·暖”劳动服务队,发挥专业课程劳动教育的优势,开展社会服务工作,通过小家电维修、青少年的创新思维课堂、社会务工人员技能培训等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的职业素养得以内化,专业使命感和专业服务意识增强,并多次获得社区好评,体会到用自己的双手劳动服务社会的幸福感。
未来,智能制造学院学生党支部将进一步响应党的号召,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过程,弘扬劳动精神,创新劳动形式,深化劳动内涵,提升学生劳动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劳动实践精神。(通讯员:李延涛 撰稿:李娟 审核:关广金)